自駕、公共交通快速指引
展館附近酒店預定、比價
參觀常見問題快速解決
第一天: 9:30-17:00
第二天: 9:30-17:00
第三天: 9:30-17:00
第四天: 9:30-14:00
最近“新基建”一詞火了!市場將5G基建及應用、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等7大領域進行歸類,并冠以“新基建”這一概念。
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和核心,是自動化智能設備的關鍵部件,工業互聯網“藍圖”的實現,將給傳感器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什么是傳感器呢?簡單的說,就是采集信息數據的電子元器件,沒有成千上萬的元器件,數據就無法完成傳輸,也就無法實現萬物互聯。在傳感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包括光電、熱敏、氣敏、力敏、磁敏、聲敏、濕敏等不同類別的工業傳感器在生產現場得到了大量應用。
在制造業領域,數據采集是一個難點。很多企業的生產數據采集主要依靠傳統的手工作業方式,采集過程中容易出現人為的記錄錯誤且效率低下。有些企業雖然引進了相關技術手段,并且應用了數據采集系統,但是由于系統本身的原因以及企業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數據采集系統,因此也無法實現信息采集的實時性、精確性和延伸性管理,各單元出現了信息斷層的現象。
工業互聯網一方面給傳感器企業帶來了機會,也對傳感器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傳感器靈敏度、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會更高。同時,工業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傳感器無處不在,大量使用對傳感器提出輕量化、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同時也要求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
但是國內傳感器產業還存在企業規模小、創新能力不足、關鍵產品依賴進口的問題,要完全滿足工業互聯網的需求還有些差距。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國內傳感器企業應積極推動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創新,構建完備的產業結構體系,形成產業龍頭,促進相關領域的技術融合,才能較快推進我國傳感器產業發展,滿足工業互聯網對傳感器的需求。來源:儀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