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公共交通快速指引
展館附近酒店預定、比價
參觀常見問題快速解決
第一天: 9:30-17:00
第二天: 9:30-17:00
第三天: 9:30-17:00
第四天: 9:30-14:00
2019年12月,全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前新冠疫情逐步由高峰期轉入控制期。那么后疫情時代,中國制造數字化發展又會如何呢?
1、從口罩生產看制造企業柔性化生產和數字化轉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成為市場上的緊缺物資。能夠在特殊時期進行口罩生產的企業,大都擁有自動化、數字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以便于在復工生產的同時避免人員聚集造成疫情的擴散。與此同時,除了傳統的口罩生產商之外,以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長盈精密為代表的制造企業和以利元亨、拓野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企業也迅速加入到口罩生產隊伍中。
這些跨界廠商依托強大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和數字化基礎支撐,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口罩產能。
柔性制造系統的特色在于生產過程中更換產品類型時,并不需要頻繁更換生產機械,只需要依托其靈活的組件和完備的數字化生產系統修正系統參數,便可以滿足多樣化的產品需求。
2、從企業復工看智能化工廠引領的智能制造風潮
在勞動力缺失、防護裝備短缺、人群對于人員密集型生產產生恐慌情緒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傳統制造業的產能恢復面臨著較大的危機。也使得眾多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案例:寶鋼為代表的智能化工廠依托自身廣泛而深入的數字化轉型基礎,利用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遠程運維技術,寶鋼將寶山基地的冷軋熱鍍鋅智能車間變成了一座24小時運轉卻不需多人值守的“黑燈工廠”。
這種“不碰面生產”的方式成為寶鋼打好穩產、高產守衛戰的利器。
為了應對疫情導致的勞動力短缺、線下需求疲弱、供應鏈斷裂和資金鏈緊張等問題,工業互聯網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聯通企業下游需求與上游供應,幫助企業精準對接客戶,通過遠程協同實現企業員工在線辦公,基于對市場變化的預測幫助企業找到重點發展方向。
3、疫情是行業之危,數字化轉型是企業之機
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才是企業自救的良藥。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工廠就展現了獨特的優勢:覆蓋全廠的智能化生產系統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在特殊時期,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穩定生產的有效平衡。
富士康的“熄燈工廠”通過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的導入,已經實現了完全自動化,不需要人工參與也可以完成生產。
4、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
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更不是簡單的通信技術改造,而是要形成工廠內軟硬件的全面協同,真正做到數字化、線上化,打通企業內部的全數據鏈。
不僅僅是生產線的自動化,在企業管理、遠程協同,甚至是線上會議等領域都應該加速鋪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云辦公”“虛擬生產”“云制造”等均成為了戰疫情期間的熱門詞匯。眾多遠程辦公軟件更是占據了APP榜單的前幾位,阿里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同時企業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騰訊會議第四。而遠程辦公軟件的穩定性和智能化程度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主要因素,各類新興應用也將助力制造企業從管理、運營、生產、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升級。
例如集MES管理、云平臺存儲和大數據計算功能為一體的云MES,不僅在任務分派、數據采集、生產跟蹤、質量控制、資源管理等方面能夠實現高效的執行力,在生產后期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云端數據,進一步發現問題、總結原因、持續改進。
推進以數字孿生、虛擬生產為抓手,明晰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數字孿生是一種以數據和模型為驅動、數字孿生體和數字線程為支撐新型制造模式,能夠通過實時連接、映射、分析、反饋物理世界的資產與行為,使工業全要素、產業鏈、全價值鏈達到最大限度閉環優化。數字孿生體中包含了虛擬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的接口,因此發展數字孿生技術是實現虛擬生產的關鍵步驟,也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利抓手。來源:網絡